?雅思场景词汇:
关于词汇的积累,肯定是有必要的,但是跟考研 四六级词汇不一样.要必须分项,有针对性,此阶段主要积累 听力 和阅读词汇.其实,善用好4~8就差不多了!
具体方法如下:
(1)阅读善用真题:剑桥4~8,利用配套的精讲或者解析,将所归纳的需熟记词汇,每天按一定规划量去积累!
(2)听力 利用 《王路听力语料库》/《807听力词汇精讲》 积累听力基础词汇
但是,要希望实现较高的目标,肯定还得不断积累,多多益善哈.
雅思各项全面备考资料(电子版,包括真题集,精讲等)需要滴话,留个Q邮,发你邮箱,记得偶为满意答案即可!或者百度“Aaron在路上”进去偶新浪博客直接下载也成!~ 攒人品中!加油!
你好。对于你的问题作出如下回答,希望对你有帮助。
一,有关听力场景的问题。
个人认为,在做题中,自己的感悟永远比别人的好,毕竟去考试是你自己考,别人不能予以帮助。自己的最适合自己。也许别人分的生活类在你看来是其它的类型。所以。听力场景自己分类比较好。这个过程,有助于你有效地记忆不同的场景词汇,词条。其次,也有助于你日后对于出题思路的分析。听力分类,你其实不必刻意去做,每次做完听力后整理起来。最后,就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,感触很深的听力分类了。而且听力是需要耐心和恒心的一项。当你拥有了自己的听力分类,回过头再去听的时候,(复听是是必不可少的一项)由于已经做过题又有明确的分类,必定事半功倍。
二,对于词汇书的问题。
我也是对于雅思字母顺序的书,例如雅思红宝书,记不下去,易记混。所以我像你推《剑桥雅思词汇经典》一书。外研社出版,吴建业,钟钰编著。这本书是按照雅思考试中的基本词汇,核心词汇和认知词汇出的。配有标准单词录音和例句,帮助理解记忆,个人认为这本书很不错。我的单词也基本是靠这本书解决的。
三,是否现在启用雅思真题的问题。
首先,我不知道你的基础如何。那么,我就按照两种情况来分类。
如果,你对雅思的题型不太了解并且词汇量有限,那么我认为你应该拿出4月剩余的时间,先做由新东方出版的《雅思圣经系列》的四本书—-分别是《雅思听力圣经》,《雅思口语圣经》,《雅思写作圣经》,《雅思阅读圣经》。推荐者四本书的原因在于,书前有对考试各项的系统评价,包括考察的是什么和换算分的标准等。并且,每本书都是从考查的题目先进行单项的训练,让你充分的认识到题型,最后才统一和练。难度略低于雅思真题,比较容易上手。注意;我说的你必须是要用4月接下来的时间做完这件事是因为考前不用雅思真题是不可能的,也是行不通的。你5,6月可以做真题。因为这时你以对题型有了了解,并做过一些,这是在做才是对于真题的真正有价值利用。
如果,你已具备一定基础,并对题型有一定了解,那么你可以直接做真题。
个人认为,真题不够用这句话纯属胡扯。做一遍是也算做,但是做透了却是一件很难的事,是需要毅力和恒心的。
剑桥雅思共7本。1-2题型比较旧,你可以考虑是否做。3,4,5,6,是重点要做的,我说的做不是写完就好,要分析为什么错,搞懂书上的点。听力可以反复做,即使做过一次,第二次也不见得可以全对。阅读,也要细看精读。弄完这4本书两个月的时间也就过去的差不多了。最后的一点时间,就可以下手剑桥7了。我之所以前面不让你做7的原因也在于此。把7当模拟题来用,要完全按照考试时间来做。听力就是30分钟题以及10分钟写答案的时间。阅读,写作均为一小时。口语有条件的话,也可以进行测试。这一步骤,一来,让你对于自己2个多月的学习进行检测。二来让你更有信心面对考试。
我也是个雅思考生,对此颇有体会,希望可以帮到你,觉得好就给分吧。
别的人,这是我自己一字一字打出来的心得体会,希望可以帮助大家,但是请别粘贴我的东西去回答别人的问题。懂?谢谢。
雅思听力话题很贴近生活,常见场景有校园、图书馆、银行、中介、医院、机场,等。因此备考雅思听力时,可以一出真题中场景对话的听力原文为复习材料,这样既可以积累听力词汇又可以积累口语词汇。
另外,一些学科词汇可和特定学术场景相关。学科词汇一般比较生僻,也听力考试的一个难点。考生可以浏览相关英文资料,了解各个学科基础知识,以及学科词汇。这样在听力考试中就能游刃有余。
你好!
很多公众号都有的,直接百度里面也有
仅代表个人观点,不喜勿喷,谢谢。
答案和原文中都会有。在雅思听力测试中会出现一些场景,section1和section2都会有。比如section1最常考的如租房场景,熟记这类词汇有助于你答题,因为在答卷中也会有场景词汇。举个例子,西方人的大学大多在城市近郊,附近也住有很多别墅式的人家,他们很欢迎学生去租住,特别是一些老人,喜欢有留学生的陪伴。鉴于此,在雅思考试中曾经出现以下句子,’some lovely retired women living alone, who just love the company of the students.” 如果知道一些关于租房场景和西方文化的考生就会理解这个句子了,因而有助于答题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小雅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tanglaohu.cn/7551.html
声明: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,邮箱:153055113@qq.com 我们会及时删除。